正能量直播

新时代

时间:

正能量直播

我国最北端高寒地区首趟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成功开行

1月19日9时30分,我国最北端高寒地区首趟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从哈尔滨站平稳驶出,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高寒高铁成功载客开行。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目前世界上运营时速最高的复兴号动车组再次刷新极寒运行纪录,“中国速度”向北再延伸。

“京沪神车”上的春运面孔

1月18日,1462次列车长管茂华在站台上呼叫值班员。这是他坚守的第33个春运。     由铁路上海客运段值乘的1462次列车是上海开往北京最便宜的一趟“绿皮车”,全程共22站,耗时22小时35分钟,因停靠沿线城市多、价格亲民,被旅客们亲切地称为“京沪神车”。记者跟随这趟“慢火车”,用相机定格这趟惠民列车上的春运面孔。

@回家的你 春运出行这些安全隐患别忽视

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拉开大幕,到2月15日结束,为期40天。全国各地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背起行囊陆续踏上返乡之路。据交通运输部门分析研判,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

“现实版”凤凰来了,新春氛围已烘托到位了!

雉科是鸟类中美丽的代表,而锦鸡又是雉科中最华丽的种类。在我国,雉科鸟类中的锦鸡(白腹锦鸡和红腹锦鸡的统称)以它们绝美的外貌,成为“凤凰”的原型,也被称为“全世界最美观赏雉”。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绝大部分分布于我国,两者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春节将至年味浓

1月18日,在江苏省淮安市妇女儿童中心开展的“翰墨迎春 福送万家” 迎新年活动上,小朋友展示书写的春联。  春节临近,各地张灯结彩,举行形式多样的迎新春活动,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列车上的“春晚” 将欢乐带回家

临近春节,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客运段将部分列车车厢装扮一新,组织青年职工在列车上表演自编的节目,为旅客送上小礼物,让人们将旅途中的欢乐带回家。

马尔代夫以水门礼迎接中国航班和游客

1月18日中午,中国首都航空JD455航班在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平稳降落。客机滑行过程中,马尔代夫政府特意安排了喷射巨型水柱的水门礼,以高级别礼仪热烈欢迎中国航班和游客到来。

2022,我见证了这些向前的力量

2022年,他们践行“四力”,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赛场到神舟飞船发射和回收的现场;从乡村振兴大潮中的山村农户到登顶珠峰的普通牧民;从守边护边数十年的母子到泸定地震中的“汶川哥哥”;从珍贵文物的考古挖掘现场到“一带一路”项目的建设工地……

新春新景新气象——澳门迎春节即景

 “今年财神的布置意头真好,生意也沾沾喜气,期待财源滚滚。”广场旁的一家手信店铺里,忙着打包的店主说,现在人手严重不足,员工们虽然忙到脚不沾地,但充满干劲。

品民俗 寻年味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镇举行新春民俗巡游活动。活动现场,民间艺人表演了舞龙、舞狮、腰鼓、秧歌、扇子舞等民俗节目。

海外迎新春

1月17日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一家酒店大厅拍摄的兔年装饰。

寒夜里,他们在地下30米隧道守护回家路

冬日凌晨,地下30米的隧道里,工作人员趴在冰凉的轨枕上,认真检查每一米线路和每一个螺丝。“这几天降温,线路易出现伸缩变化,大家检查时一定要仔细。”陈阳阳手持轨道检查尺一边仔细测量钢轨水平数据,一边交代着检查重点。“虽然夜间工作很辛苦,但看到列车满载着旅客安全、正点到达目的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跨越千山万水的返乡路

临近除夕,从浙江开往全国各地的列车迎来返乡客流高峰。其中,从杭州东站发往重庆北站的D2246/D2247次动车组列车全程1617公里,自东向西经停浙江、江苏、安徽、湖北、重庆等地21个车站,运行时间约11小时36分钟。列车一路疾驰,在冬日的阳光下跨过江河、平原,穿行于桥梁、隧道,陪伴旅客的返乡路。

22日将迎2023年最近月亮

1月22日4时57分将迎来2023年度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为什么会出现最近月亮?当天能看到年度最大月亮吗?天文科普专家为您揭秘。

慕课打开教育数字化新空间

随着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不断丰富,慕课等在线教育在促进教育均衡、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更加彰显。让人看到了未来教育的更好图景——以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多选择、更加便捷、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教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个性化学习需要,每个人都拥有更多提升自我的机会,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劳动者 岁末年初求职换岗须慧眼辨“坑”

岁末年初,不少劳动者开始谋划新一年的工作,互联网招聘网站浏览量也开始增多。“保障就业”“高薪就业”的承诺可信吗?“工资没发,先交了一堆‘工杂费’”这事儿靠谱吗?招聘广告上的工资数额与实发工资不一样怎么办?

推动扩大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不断提高养老保险管理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可及性。建成了与全国统筹相适应的信息系统,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积极稳妥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

慢性支气管炎可以自愈吗?日常如何进行调理

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睡眠、饮食等生活质量。本期《慢病大咖谈》请南昌市第三医院呼吸科主任焦深山为大家详解慢性支气管炎。

解读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工业经济回稳向好 产业数字化进程提速——2022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如何,2023年走势怎么看?产业数字化有何进展?中小企业运营发展情况如何?

【国宝有灵·文物日历 新春特辑】镇馆之宝送吉祥

博物馆的藏品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传递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国宝有灵·文物日历》特推出了新春特辑,精选了一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借由它们所蕴含的美好寓意,为您送上吉祥祝福!

黄金消费市场升温 兔年生肖饰品受青睐

春节临近,又到了黄金消费的旺季。兔年生肖饰品颇受消费者青睐,让节前黄金市场迅速升温。在北京一家黄金商场,新鲜出炉的兔年生肖饰品摆放在店里最显眼的位置,柜台前人气十足。

到国博,感受中医药文化“智慧之光”

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1月19日,“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

辞岁迎新 相约兔年

随着兔年钟声敲响,学子们迎来又一个新春。在国外留学,他们如何度过春节?新的一年里,他们有什么心愿?

中医药文化展闪动“智慧之光”

展览以中医药文化为主线,精心遴选500余件(套)文物藏品,类型涵盖玉石、陶瓷、骨器、金银器、古籍、书画、革命文物等,辅以200余件(套)药材实物,从发展历程、防治观念、医学典籍、中医药材、诊疗器具、未来展望、国际合作等不同角度出发

普法惠民迎新春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法院组织青年干警走进乡镇小学开展“普法惠民迎新春——法律知识讲座”活动,抓住岁末外出务工家长返乡的时间点,向同学和家长宣讲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春节到,网上年味浓

春节临近,年味更浓,城市的大街小巷挂起一排排红色灯笼,乡村的广场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一个个关于过年的话题,“家乡的民俗”“过年的仪式感”“你的新春愿望”……网友们分享着对春节的美好期盼,共同迎接这个团圆、欢乐的中国年。

江苏南通:巨幅春联迎新春

“风雨问初心百余年不舍晨昏与时俱进;海山抟瑞气三万里喜交寅卯有梦皆圆。”“兔管狼毫好描第一江山卷;海杯霞盏更醉大千天地春。”

兔年寻兔丨穿越千年 记者探秘兔文物

山西考古博物馆推出“安辨雄雌——山西出土兔文物展”,遴选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50余件山西出土的兔文物,涵盖了铜器、玉器、陶瓷、壁画等多种材质及表现形式,一起跟随总台记者穿越千年、探秘兔文物。

谢谢你们,温暖了2022

2022年已近尾声,回望这一年,有欢笑、有泪水,有收获、也有遗憾。无论酸甜苦辣,总有温存的瞬间,触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总有点滴微光,照亮人生的每一个角落。笑容里的乐观与美好、眼泪背后的坚守与担当、因善良和勇气而完成的生命接力……微光成炬,汇聚星河;温暖相伴,幸福前行。感谢每一个温暖的你。2023,一起让温暖接力!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东北连年丰收背后,是黑土地上新科技日益涌现,协作链层出不穷,新农人意气风发,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