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直播
寒冬中“巡检飞手”于洋的一线坚守
我国最北省会城市哈尔滨迎来降雪降温天气,为保障电力供给,“巡检飞手”于洋来到单位驻守,开展日均6小时以上的电力线路和设备巡视检查工作,确保电网可靠运行。
在云南蒙自邂逅一场绚烂的冬景
初冬时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依旧温暖如春,五彩斑斓的枫叶、水天一色的美景……好一幅别致的冬日画卷!
鱼丰景美海常蓝——福建“耕海牧渔”新气象
满载着3万笼鲍鱼的“闽连渔运60599”运输船从山东省荣成市出发,驶向“中国鲍鱼之乡”福建省连江县。连江鲍鱼从无到有历经30多年发展,目前总养殖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曾经“古老产业” 如今“先进制造”
一条丝链动全球纺织,一块布领跑发展之路。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从摇着船橹的“水上布市”,到大胆开辟“马路市场”,再到建设“国际纺都”,把一块布做到极致。
“八颗种子”造就绿色传奇——《红色胶东 壮志儿女》系列
《老兵你好》 “八颗种子”造就绿色传奇——《红色胶东 壮志儿女》系列节目(2)
广西南丹:白裤瑶乡的乡村振兴路
南丹县利用独有的白裤瑶文化,通过发展旅游经济、开办“零工驿站”、组织技能培训等多种措施拓宽就业渠道,搬迁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杭州亚运会推出“亚运数字火炬手”
亚运数字火炬手是真实用户在数字亚运世界的数字身份,具有唯一性。亚运数字火炬手将现实世界的“亚运火炬手”拓展至数字世界,让更多的人能够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直接参与到亚运会这一盛大的体育文化活动中。
“创新+绿色”推动我国海洋经济迈向“新蓝海”
在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中集集团展区,一种风光互补、渔光融合的海上立体开发方案引人注目。
“冷资源”释放“热效应” 中国冰雪产业未来可期
以“聚焦后奥运·推动冰雪产业国际合作”为主题的2022中国(河北)国际冰雪产业发展大会日前在河北石家庄开幕。
为大山做“体检”的地质“医生”
谷丛楠是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派驻在蓟州区地灾防治工作组的一名工程师,她和她的团队承担着当地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监测预警任务和当地废弃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工作。
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变速箱”实现中国制造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采用国产有载分接开关的换流变压器在位于广州从化的西电东送重点工程——溪洛渡直流工程从西换流站成功投入运行。
同城市一起奔跑——2022上海马拉松赛事观察
27日清晨,斜射的霞光在黄浦江上洒下金辉。1.8万名跑者齐聚外滩金牛广场,一声枪鸣,上海马拉松拉开帷幕。
生物新材料造福重疾人群
一枚硬币大小、紫色双盘结构的全降解封堵器,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将其植入患者心脏缺损部位,此后能逐步降解并被人体组织安全吸收,并诱导心脏缺损部位组织的修复再生,让患者重获健康心脏。
探访四川“智慧梁厂”:高速公路桥梁建造新升级
“智慧梁厂”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利用太阳能对厂内设施设备充电储能,助力生产。
“南北转场”助力鲍鱼养殖提升效益
“相较传统养殖模式,该模式让鲍鱼的生长速度更快,成活率提高至少2成,还可以降低夏季南方台风和赤潮带来的风险。”
甘肃静宁:果业转型助果农增收
静宁县相继在果品重点乡镇建设示范园,推广引进苹果新品种15个左右,改造老果园超过8万亩,苹果优果率、商品率分别超过75%和95%。
山东莱阳: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山东莱阳是我国农产品加工大县,大大小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00多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连续多年占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解决了十多万农民的就业增收。
“智慧助老”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2021年开设了示范性的“智慧助老”线下班,有近60门课程,104个班次。其中,就包括智能手机班,主要教老年人用社交软件聊天、购物,学校还打造了“云教室”,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学习,深受老年学员的欢迎。
浙江淳安:水上巡查 守护碧水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水上综合行政执法队在千岛湖红叶湾水域开展对涉及湖区水上污染防控、水上交通安全、旅游秩序安全等管控事项进行巡查,守护碧水。
广西南宁:西部陆海“交通网”重大工程项目加紧建设
广西南宁市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网”建设如火如荼,广西南宁市至百色市平果市高速公路,南崇城际铁路,贵南高铁等工程项目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建成。
凤凰山下的女足,飞跃大山的梦想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华兰镇九年制学校华兰女子足球队的队长,在卡塔尔世界杯瑞士队对阵喀麦隆队的比赛开赛前,她负责把队员们集合起来,带到学校的多媒体室观赛。
江西信丰:青年公益直播 带货助农增收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举办的脐橙博览会上,青年助农直播团队在网络平台帮助果农销售赣南脐橙。发动青年企业家协会、电商协会等公益团体和青创农业企业,帮助销售脐橙、茶油等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助农增收。
两部门发文打击骗保行为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医保基金监管
“医保和医疗从来都不是对立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发展,共同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而努力。”
我国首台大推力重复使用液氧煤油主发动机试车成功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自主研制的13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主发动机首台两次起动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5部门联合发文 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
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加快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提升县域就业承载力,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尽可能增加劳务报酬发放规模,组建一批创业服务专家队伍,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专业化服务。
用“农业芯片”守护“中国饭碗”
“我们实验室将心怀‘国之大者’,在‘南繁硅谷’做强中国种子创新的‘芯片’,为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经验受国际专家好评
在“2022科技赋能乡村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推进“数字千村”行动计划,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智”动设计,“美”焕生活
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塑造的这样一个数字社会中,创新设计如何与产业生态相结合,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在科技创新与艺术创造的连接中,设计如何发挥桥梁作用,体现“人文智性、生活智慧、科艺智能、产业智库”的价值?
创新+绿色”推动我国海洋经济迈向“新蓝海”
上层利用光伏和风力发电提供能源,中层智能网箱养鱼,下层再利用中层养殖鱼类的排泄物养殖海参——在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中集集团展区,一种风光互补、渔光融合的海上立体开发方案引人注目。
守护候鸟迁徙地 保护生物多样性
立冬后,位于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的长潮水库迎来了今年首批候鸟。近日,长兴县人民法院、长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林公安等部门受学校邀请为孩子们开展“守护候鸟迁徙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主题活动。
国际学子“云端”品味“舌尖上的山西”
“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这门课程可以让我学习到山西的面食、小吃、醋和酒等,进而了解到更多山西文化。”牙买加学员Kirk非常期待“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的课程。
“省管校用”对口帮扶:在云岭大地撒下希望之种
东川大地骄阳似火,怀着炙热的育人之心,昆一中的6位教师抵达东川一中。11月,东川大地依旧温暖,经过3个月的帮扶,东川一中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吉林农民画家钻研技巧30年 带领孩子们感受“农村之美”
吉林省吉林市近些天迎来雨雪天气,天冷路滑,56岁的农民画家房福仍坚持着骑自行车给孩子们送去农民画美术课。
江苏连云港:加快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江苏省连云港市打造城市绿道、公共空间林荫等,注重公园绿地均衡布局和功能提升,促进生态空间与城市公共生活有机融合,加快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
在“世界超市”看全球贸易新风向
“新起点、新市场、新发展”为主题的第28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在浙江义乌举行。在这里,新兴领域“中国制造”汇聚一堂,万种商品吸引全球客商目光。
青山巍巍 “天眼”脉脉
“航拍中国”总能看到一个“名镜头”:巨大的银色“大锅”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熠熠生辉。这,就是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
全民阅读联动 感受文化魅力
2022天府书展在四川成都开幕。200余家出版发行单位、80余万种图书、400余场文化活动,以场景化、交互化的方式亮相书展,为读者奉献了一场全民阅读的嘉年华。
在长江口打捞“时间胶囊”
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迁移而设计建造的专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怀抱着古船,平稳驶入位于杨浦滨江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内。
20年厦门马拉松,这座城市如何让公益理念“跑”入人心?
2022厦门马拉松赛将于27日鸣枪开跑。从2003年首届赛事举办至今,厦门马拉松即将连续举办20届,其间从未中断。
一根细绳,引出视障者奔跑的路
在长达42.195公里的马拉松跑道上,闭上眼睛,通过一根绳子,把自己交给他人,此时,你敢大步向前奔跑吗?
从义博会看“标准”先行
小商品借此打开大市场——从义博会看“标准”先行.在制造业领域,“标准”有多重要?日前,在浙江义乌举办的第28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上,标准主题馆里的不少展台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