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直播
今年有47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3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闭幕。本届常会上,共有47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至唐山城际铁路今日开通运营
12月30日6时10分,G8802次高铁动车组列车从唐山火车站缓缓启动、驶往北京,于7点13分到达北京站,这标志着全长150公里的京唐城际铁路实现全线通车运营。
12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公布:降幅明显收窄 物流企业恢
公布2022年1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受到疫情的短期冲击,物流供应链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城市配送、电商快递受影响较大。后期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疫情影响减弱,预计产业链恢复节奏将逐步加快,需求端逐步回稳向上,行业复苏进程有望明显改善。
在科学岛上种下“抗癌梦”
转眼十年过去,他又陆续从海内外招聘了近七十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支拥有多学科基础的抗肿瘤药物学研究团队逐渐形成。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开展阅读推广
国家图书馆于近日举办了国图公开课“此心光明——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阅读推广特别活动。
“叆河青萝卜”:油沙地里挖出的“香饽饽”
九连城镇地处叆河与鸭绿江交汇处,马市岛是夹在两河中的一座岛,这里土壤含水量高、土地肥沃,是有名的油沙子地,当地出产的“叆河青萝卜”远近闻名。
黄河壶口瀑布开河迎客
受气温回暖影响,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交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冰消河开,再现奔腾咆哮的壮美景观。受前一段时间凌汛影响,关闭了半个月的壶口瀑布景区于2月12日恢复对外开放。
陕西: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投资“牵引力”不断释放
施工现场,中铁一局施工人员郭海柱指着远处建成于20多年前的西康铁路告诉记者,新铁路建成后,西安与安康之间的铁路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约3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沿线群众出行将更加便捷。
大东湖深隧的新春“守隧人”
在湖北武汉主城区地下,每天有近60万吨生活污水通过大东湖深隧输送到远郊的污水处理厂。“无论何时,我们都有人员值守。工人喻成武今年春节与其他同事一道坚守在中控室,他们盯着大屏,上面不断切换着各站点、点位的实时数据。“我们的工作是紧盯每一项数据,及时进行调整,增减排水量,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
中星19号卫星入轨 将主要提供通信和互联网接入等服务
“高通量卫星,它的优势是带宽非常宽,传输速率非常快。”中星19号卫星主任设计师赵光讲述了卫星的优势,“相当于我们在家上网,网络由2G、3G到了5G,带宽越宽,下载视频或者是进行视频通话,就会更加顺畅,体验就会更好。”
“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收官在即 70+科技项目迎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9日正式召开,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重要板块,“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也将迎来全年最关键的“收官之战”。
湖北当阳35万亩柑橘迎丰收
天然果园发展起了观光旅游,每年都会举办丰收节、采摘节、山地自行车赛等等,通过农旅融合来助推乡村振兴,让这样一枚小小的柑橘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果。
甘肃技能大师工作室:一抔泥土演绎百态 指尖艺术传承匠心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泥塑非遗传承人常天平的工作台上,一个个造型各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小泥人,或扬场、或捆粮食,一场忙碌的“秋收”如火如荼地展开。
“敌”机多路突袭,防空尖兵昼夜抗击!
空中,“战机”呼啸,超低空突防直扑目标。地面,雷达飞旋,导弹昂首,一张立体防空网悄然展开……新年前夕,第71集团军某旅围绕多种火力综合运用、多个目标连续突袭等实战课题,在某陌生地域开展跨昼夜实弹射击演练。
“深”爱红树林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深圳市打造全球首个红树林保护交流合作的国际红树林中心。在深圳,红树林正是连接城市与海洋的一把钥匙。从曾经的荒芜到如今的繁茂,直到今天与城市融为一体,红树林不断展现出它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校园农场”体验丰收农忙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的明德启南中学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与实践,与社区共同建立“至善农场”作为学生的劳动教育与实践基地。
“锋”字底色锻造最亮“橙”色
滨水之城,雷锋故里。有这样一支被当地群众称为“镇灾石”“守护神”的队伍——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消防救援大队。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让居民生活更便捷
中新天津生态城已运营社区中心3处,中心内均设有菜市场、餐饮、连锁超市、“小修小补”等商户,并集纳医疗服务、活动健身等便民服务设施,以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需求。
融合前沿AI技术 传递科技创新之美
为期四天的第五届世界声博会暨2022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线下活动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动。活动现场设置了科技、工业、生活、城市、教育、健康等主题展馆,一大批融合前沿AI技术的“黑科技”产品亮相,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
远方打工 远程种地 用电无忧——河南春灌一线见闻
以往,许多农民在过完春节外出打工前,都会提前给自家地浇上返青水。而记者近日走访河南田间地头发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下,农民一改过去早浇地的习惯,在外出打工时用手机就能实现远程浇地。
从“卖产品”到“卖品牌” 江西农产品走上品牌闯市场之路
“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创新建立“赣鄱正品”品牌认证体系,带动广丰马家柚等一批江西农产品新势力快速崛起。
2022年中国奶业大事记
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夜归人|黄渤:君子不器
悄然开始了新的人生选择,而他肩头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在夜归途中,与黄渤一起开启一场触达内心的对谈。关注《夜归人》,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新民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艺术家和本地乡贤,联手高校、社会志愿者创办“官舟学堂”,数年来坚持为留守儿童提供乡村美育服务,共创乡村各类型新民俗,村民们被耳目一新的文艺活动感召,更加积极地投身乡村公共事务。
120秒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是今天大家耳熟能详、有丰富内涵的一个词语。然而,几十年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却曾是我们很多人向往的现代化标志。
网上年货节掀起“湘品”土特产消费热潮
自去年年底起,湖南组织省内各大重点电商平台及企业,与市县地方特色活动联动,抢抓节日消费旺季,积极扩大“湘字号”产品影响力,掀起网上年货消费新高潮。
渝昆高铁川渝段“四电”工程正式启动
在渝昆高铁重庆永川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将首根接触网杆吊装到位,标志着渝昆高铁川渝段供电、通信、信号、电力“四电”工程正式启动。渝昆高铁是全国铁路网“八纵八横”主通道之一的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
江西乐安:发展设施蔬菜 丰富群众“菜篮子”
乐安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壮大以设施蔬菜为代表的农业特色产业,并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流光溢彩庆元旦 迎春灯会引客来
2023沈阳国际冰雪节暨沈阳迎春灯会在沈阳关东影视城拉开帷幕。本届灯会制作各类大型灯组70余组,占地2万余平方米,吸引众多市民参观游玩。
西安:梅花照眼早春时
随着气温回暖,陕西省西安市秦岭终南山脚下长安唐村内四千余株梅花竞相绽放,吸引游人前来踏春赏花。长安唐村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在古村落修复保护的基础上形成了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正在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带动,促进区域乡村振兴。
新疆:480万亩红枣丰收 经济生态双赢
新疆红枣种植面积达到480多万亩(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一颗颗枣树不但为绿洲竖起了一道道防沙墙,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果果”。
从企业双向布局到组团出海招商 中欧经贸合作亮点频现
从中国“取暖神器”走红欧洲,到中欧新能源车企加快投资布局,再到中国政企组团“出海”寻商机,2022年以来,中欧经贸往来亮点颇多,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合作的深度广度。展望2023年,观察人士认为,中欧经贸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产业焕新推进乡村振兴——直击小岗村新发展
小岗村村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2021年,小岗村集体经济收入再创新高,达12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
进博观察|“碳”索未来——在进博会看见绿色未来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绿色成为一抹突出的亮色。走进进博会的展馆,绿色发展的标语、绿色的创新随处可见。
河南洛阳:精准促就业 家政技能培训忙
洛阳市总工会以劳动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免费开设家庭烹饪、保洁、育婴及孕产妇护理等家政技能课程,帮助就业困难学员提升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就业创业。
厦门:“适当跨店经营”让城市更显温情
对处在背街小巷、次干道和交通流量适宜地区的餐饮、服装、鲜花水果、生鲜食品等店面开放“适当跨店经营”申请,并由属地职能部门上门划定“经营外摆”的时间和区域范围。
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只穿一只球鞋踢球?
男孩名叫格旦曲桑, 家住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扎西宗乡, 那里平均海拔4300米, 是中国境内距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