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直播
列车“医生”坚守的最后一个春运
轮班一次,吉海清需要在作业场徒步十几公里,敲击听诊每节车厢不同位置的声音。工作40年来,吉海清一年至少磨破两双鞋,三年损耗一把检点锤。
河北肃宁:“父子村医”共护一方百姓健康
南曹庄村全村有790户,3300多人。多年来,父子二人每年都会给村里的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测,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一年不少于4次的慢性病随访建档、药物调整及健康指导。
甘肃阿克塞:冬日骆驼转场
冬日时节,地处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红柳湾镇加尔乌宗村的牧民们跟群放牧,将骆驼等畜群转场到了新的牧场,以确保牲畜安全越冬,合理利用草场。
江苏镇江:老人在“老年小学”习文识字
2023年2月22日,江苏镇江,蒋乔街道嶂山村的老人们在“老年小学”里学习写字。据了解,“嶂山村老年小学”聘请了专业教师志愿者每周固定一天为村里的老年人上课,教老人习文识字。同时,“老年小学”还推出绘画、音乐、体育、手工制作、电子智能设备使用等课程,满足老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生活更加有“知”有味。
衡水:争先进位 “四个闯出一条新路”进程正酣
特别策划·词说燕赵——回眸2022系列报道之十衡水:争先进位 “四个闯出一条新路”进程正酣
@回家的你 春运出行这些安全隐患别忽视
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拉开大幕,到2月15日结束,为期40天。全国各地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背起行囊陆续踏上返乡之路。据交通运输部门分析研判,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
摒弃“套娃式充会员”模式才能实现双赢
原本只需要在智能电视上扫一扫登录会员,就可以大屏追剧,可精明的商家亮出了电视端和手机端互不兼容的条款。
二十四节气那些事儿 | 大寒除夕喜相逢
大寒已至,明日除夕,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节气,寒潮频繁,此时应该注意防寒保暖,天冷加衣。转眼《二十四节气那些事儿》已经陪伴了你一年的时间,四季流转,穿越严寒,我们会在新春重逢。
《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上海将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社会文明越上新台阶提供法制保障,助力早日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南昌:动车组检修确保春运安全
春节临近,为确保春运安全平稳有序,南铁南昌车辆段针对近期江西将迎来较长时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组织技术骨干对复开、加开、图定开行的动客车上部设施设备、车辆走行部、制动管路、空调设备、发电机组等关键部位开展精检细修,提高出库质量标准,保障动客车上线运行安全,给旅客提供舒适温馨的乘车体验。
沙漠里的“满格”信号
春运期间,临客列车增多,开行密度随之增加,工作人员巡视的工作量要比平日翻番,确保列车通过沙漠地带通信信号“满格”是王星乐和工友们最大的心愿。
古城夜经济 激发新活力
山东省青岛市的即墨古城流光溢彩、夜景如画。当地通过不断调整优化业态,改善消费环境,举办灯光秀、购物节等主题活动,打造夜经济品牌,激发消费新活力。
上海首创!宝山12万中小学学生用上定制版插画作业簿
上海市宝山区的12万中小学学生将统一收到一套特别的定制版作业簿,作业簿上的每一份插画都来自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
解读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工业经济回稳向好 产业数字化进程提速——2022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如何,2023年走势怎么看?产业数字化有何进展?中小企业运营发展情况如何?
绝美!30秒航拍带你赏平流雾奇景
山西平定首次出现平流雾奇景。从高空俯瞰,一层层薄雾缓缓流动,雾中城市建筑若隐若现,仿佛被一层层曼妙的轻纱包裹,美不胜收!
张亚勤:2023年是智能汽车商业落地关键年
人工智能是走向无人驾驶最重要的技术变革力量,而无人驾驶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到感知、认知、规划、决策与执行等诸多环节,需要应对真实路况中大量的“不确定性”。
遨游太空183天的“天选之种”栽种在三峡
在紧邻三峡大坝右岸的三峡集团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长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科研人员小心翼翼地将一批“天选之种”丰都车前幼苗移栽到育苗盆中,做好标记开始试种。
新春走基层|返工新征程 红火向未来
来自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简称丽豪半导体)刘生祥,被评为2022年度“十佳标兵”,今年他选择在一线过节,早早地开始了新年的工作。“随着新制度的落地,人员招聘的方向也会随之变化,员工精力跟得上了,公司理念悟透了,整个团队就可以一起快速发展了。”
深港直升机跨境飞行复航
2023年2月8日,一架东部通航空客135直升机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起飞,经过15分钟的飞行,平稳降落在香港国际机场的商用航空中心停机坪。
江西全南:蔬菜基地农作忙 绘就致富画卷
当地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等多种联农带农模式,把生态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兴旺的产业来发展,建成了以高山有机蔬菜、富硒大米、脐橙、林下灵芝、芳香花木等为主的特色生态产业基地,并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保障列车供电安全的“幕后医生”
一分钟可以做多少事?平均120次点击鼠标、90帧视频分析、5公里添乘巡视、1020张数据采集……春运大幕已经拉开,有这样一群“幕后工作者”,舍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站在设备检测大屏前,用科技保障春运回家路。
南昌:漂浮森林星罗棋布 公园道路蜿蜒曲折
南昌高新区,航拍鱼尾洲湿地公园。初冬时节,南昌鱼尾洲湿地公园迎来最美季,一簇簇水杉撒落在水面上渐次变红,十分壮观。
听热闹欢呼,看“限定组合”——羽超重启亮点纷呈
随着实力强劲的厦门特房队最终登顶,2023年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历经十天争夺,21日晚在海南陵水落幕。
兔年寻兔丨穿越千年 记者探秘兔文物
山西考古博物馆推出“安辨雄雌——山西出土兔文物展”,遴选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50余件山西出土的兔文物,涵盖了铜器、玉器、陶瓷、壁画等多种材质及表现形式,一起跟随总台记者穿越千年、探秘兔文物。
江西井冈山市深挖细抠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笔
于细微处见变化——在不同的村落有着“微区别”,针对这样的“微区别”,因地制宜进行“微改造”,在房屋外墙画上革命故事等墙绘,构建乡村美丽的风景线;一个农村“蜘蛛网”,在不同的村组有着“类相似”,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乱搭乱拉,经过“飞线”细治理让乡村实现“无线美”,再现乡村清朗的天际线。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 | 穿越三千年!带你揭秘殷墟的文
中国考古工作者对殷墟的深入发掘探索,殷商王朝的面纱逐渐揭开。可以说,殷墟遗址架构起中华文明探源支点,为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纪念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系列活动启动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一周年之际,“纪念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首钢冰球馆隆重举行启动仪式。
慕课打开教育数字化新空间
随着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不断丰富,慕课等在线教育在促进教育均衡、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更加彰显。让人看到了未来教育的更好图景——以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多选择、更加便捷、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教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个性化学习需要,每个人都拥有更多提升自我的机会,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深港陆路口岸全面恢复通关
2023年2月6日,深圳罗湖口岸有巨型横幅欢迎香港旅客回家。当日,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深圳皇岗、罗湖、莲塘等口岸陆续全面“开闸”,内地与香港间陆路口岸全面恢复通行。
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功能上线
无网无电支付功能可解决用户在手机无电关机下不能支付,同时未随身携带实物现金应急的痛点,保障用户在极端情况下可继续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业务。
新春走基层 | 安徽蚌埠:农旅融合铺就致富路
梅桥镇把农业采摘、农式体验和农旅融合相结合,把大棚采摘、农家乐融入到旅游线路里面。农旅融合项目,不仅给梅桥镇居民带来了经济上的收入,也拉动了农村群众就业。不断丰富‘农旅融合’产业链,打造‘梅香小院’共享农场、‘梅香小店’农产品销售中心、‘梅香小厨’小吃伴手礼生产基地等配套基础设施,让游客在这里吃好、玩好、带好。”
新春走基层丨安徽合肥:浓浓书香伴新春
图书城内,读者们分布在各个角落,有坐在凳子上的,也有坐在地上或者靠在墙边的,有学生,也有老师,有老人,也有孩童,大家用各自舒适的方式,沉浸在图书的海洋中,尽享书香假日。
健康过大年:春节期间餐桌上的剩余饭菜应该如何存放?
食品安全问题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春节期间,大家都吃得比较丰盛,所以总会产生一些剩菜、剩饭,是可以放在冰箱里储存的。储存时尽量不要储存蔬菜类,因为蔬菜类产品储存时间过长,容易产生亚硝酸盐。有些食物容易被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所以我们平时应该把食材清洗干净、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以美丽乡村建设助推农民增收
隆冬时节,沿着平坦整洁的村道走进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小乌斯力村,错落有致的满族民居映入眼帘,墙上的彩绘描绘着这座边境渔村的故事。
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恢复开放
2023年1月6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恢复开放,观众需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网站、“皇史宬”微信公众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微信小程序进行实名预约。图为观众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参观展览。
四川多点发力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屏障
2023年森林和草原防火命令发布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常态化组织开展森林和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黑龙江饶河:乌苏里江现流冰美景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中俄界江乌苏里江日出和流冰美景。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中俄界江乌苏里江饶河段水域进入封冻前的“流冰期” 。江畔落雪的浅滩和江面上漂浮的各种形状的薄冰,展现出鬼斧神工之美。
江苏丨职业教育,江苏如何能做探路者?
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产教融合”在两办文件中颇多着墨。
花灿灯彩闹元宵!总台《2023年元宵晚会》海内外好评如
在“花灿灯彩闹元宵”的主题设置下,涵盖非遗灯彩、南狮、戏曲、曲艺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融合歌舞、魔术、艺术体操、默剧等多样态艺术形式,尽展千灯璀璨、万家团圆的节日盛景,获得海内外受众纷纷点赞。“超惊喜”“中国排面”“创新大融合”“视觉享受”等成为晚会播出当晚的网络高频词汇。
全国多所高校恢复校友出入校权限,有你的母校吗?
继北大、清华宣布恢复校友入校权限之后,近日全国又有多所高校宣布,结合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校园实际,开放校友出入校权限。
30万吨绿色环保原油船在大连交付
2023年元旦刚过,中国船舶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为招商轮船建造的30万吨超大型原油船“凯辉”轮在大连交付。
“让人民群众开开心心、安安心心过大年”(今日谈)
春节前夕,在同塔里木油田公司轮南油气储运中心西气东输第一站克拉集气区视频连线时,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询问现场员工“节日期间大家能轮休吗”“你们在外过年,年货都准备好了吗”。总书记对普通职工细致入微的关心给人以温暖的力量。
大年初一,考古博物馆里的“年味”
1月22日,大年初一。人们在享受假期悠闲、大餐美味、走亲访友之余,也没有忘记在这个假期里增添一点儿“文化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