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直播
三件新事里的高质量发展图景——太行山区冬日走笔
“咱们小区7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200人,居家养老服务要跟上”“小区环境变好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要丰富起来”……
大山深处的“幸福”运动会 第41届巴山路地群众运动会开
“美丽西铁、幸福巴山”为主题,历时1天时间,13支由巴山站区铁路职工、路内友好单位350余人组成的代表队,参加了扛枕木、背背篓、丢沙包、下象棋、拔河等项目的比赛。
安徽合肥:今年以来,平均每天诞生5户高新技术企业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创新指数报告中,居全球“科技集群”第55位、近三年上升35位;在“2022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居全球第16位
河南杞县:一颗大蒜振兴乡村
河南杞县,被誉为“中国大蒜之乡”,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总产量96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县域前列。目前,杞县大蒜产业已形成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研发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一年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一年,交出客货齐旺“成绩单”,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其中国内段720万人次、老挝段130万人次;发送货物112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190万吨。
云南江城:云海日出宛若仙境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境内频频出现壮美云海景观,摄影爱好者通过航拍和延时摄影,记录下了日出云海交相辉映的美丽瞬间。
听,太原烟火气的声音
岁末年初,山西省太原市的大街小巷逐渐恢复往日的热闹。早晚高峰穿梭如织的车流、景区内紧锣密鼓筹备的春节活动、商场里忙着采购年货的人们……一幕幕热闹场景的背后,是人们的生活节奏日渐回归正常,是城市再次涌动出发展进取的蓬勃活力。
杭州西溪湿地年味浓 水乡婚俗等老底子民俗引风尚
春节期间,浙江杭州西溪湿地游人如织。其间推出精彩纷呈的老底子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前往打卡。
赴一场工美与非遗的盛宴
雕塑《中华福树》线条流畅简约,将中国传统绘画中树的造型立体化、当代化。这棵枝干互联、硕果累累的中华福树,展现着顶天立地、生生不息的精神,寓意向心向上、繁荣昌盛,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诠释。
成达万高铁重庆段全面开工建设
全面开工建设的重庆段开州至万州线路全长39.6公里,其中隧道11.5座、桥梁21座,沿线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桥隧比高达88%,对施工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字体设计中感受汉字文化
汉字既传承着固有的文化属性,也一次次灵活调整自己的样貌与风格,丰富着表现形式、表达方式,不断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衣、食、住、行、用之中,存在大量设计行为与优秀设计作品,汉字设计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西”巨变40年:从“苦甲天下”到振兴热土
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无数“三西人”见证了当地从温饱难到产业兴、从越垦越穷到绿色发展、从“穷没治”到干劲足的嬗变。
江苏保障基层群众就医一线见闻
摸排重点人群力争早发现,确保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及时识别转诊重症风险人员……针对春节前返乡人流大增等情况,江苏全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救治能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广湛铁路“过海穿城”进展顺利
广湛铁路正线全长4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通车后将实现广州中心城区至湛江中心城区90分钟互达,极大促进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
“乙类乙管”后首个开学季:校园的特别“重启”
“学校在校舍入口、楼梯入口、电梯入口等位置摆放共用消毒用品,食堂餐桌安装隔板,学生错峰就餐”“细化校内感染者分级诊疗办法,各级各类学校储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抗原检测试剂,以及常用防疫物资”
工业互联网赋能如何实现新突破
数字经济时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难得机遇。如何破解共性难题,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2022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主论坛上,与会嘉宾论道泉城。
冬季一氧化碳中毒多发,这些安全知识必须知道
随着气温下降,各种取暖设备“重出江湖”,但随之而来的一些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特别是要警惕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事件。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常伤人于不知不觉中。
变身“城市会客厅”!北京海淀三年精细化整治464条背街
海淀区背街小巷三年精细化整治提升行动日前收官,464条背街小巷华丽变身,许多背街小巷成为市民身边的“城市会客厅”。2023年海淀区将把背街小巷串联起来,形成区域综合治理,以点带面实现环境整体跃升,让市民家门口的环境靓起来。
河南新乡“新医生”的除夕故事
在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病房里,张东颖这位刚刚毕业半年的年轻医生忙碌地穿梭在病床之间。除夕这天正好是她28岁的生日,坚守一线的她,让青春之花绽放在抗疫一线。
我国首颗超百Gbps容量高通量卫星成功发射
2月23日晚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中星26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66元吃到4菜1汤,走红网络的“上门代厨”前景如何?
最近一段时间,“上门代厨”一词火了。“女子上门为年轻人代厨4菜1汤66元”“95后小伙上门代厨1周赚千元”相继登上微博热搜。
新春“脉动”涌现新动能——江西促经济春节一线见闻
园区里吊臂挥舞、厂房内机器轰鸣、特派员入企服务、招商会接连不断……春节期间,近百名工人放弃回家过年,力争让这一投资上百亿元的项目尽早投产。
“思”字当选2022海峡两岸年度汉字
由两岸有关机构共同主办的2022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结果12日在台北揭晓,“思”字以最高票当选。
湖北、辽宁、陕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宣讲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丨讲得透彻、听得明白、干劲十足——湖北、辽宁、陕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宣讲活动
中企承建的尼泊尔塔纳湖水电站第2标段项目完成尾水洞衬砌
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下属中电建十一局承建的尼泊尔塔纳湖水电站第2标段项目2023年1月18日完成尾水洞衬砌混凝土浇筑,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1月18日,工人庆祝尼泊尔塔纳湖水电站第2标段项目完成尾水洞衬砌混凝土浇筑。
古人朋友圈的点赞狂人是他?
近年来,唐代大诗人杜甫忽然火了,“杜甫很忙”的二次元创作铺天盖地,而微博上又有人在批评他,说杜甫不过就是一个爱发牢骚的家伙,成天看不惯这看不惯那,他的诗写的也就那样,不飘逸、不潇洒。确实,一想到杜甫,大家脑海里边立刻就浮现出来一副沉重、忧愤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