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直播
一小学宣布超时就停做作业!作业也能“熔断”?
晚上超过9点就停止做作业,未完成的也不用补做……近日,常州一小学的作业“九点熔断机制”引发热议。
《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上海将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社会文明越上新台阶提供法制保障,助力早日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浙江泰顺:攻坚六载 廊氡旅游度假区捧回“国字号”招牌
“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的发展目标,廊氡国旅创建为乡村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在绿水青山间蹚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充分展现了“浙南明珠、最美山城”的别样风采。
春节临近,各地多举措织密乡村疫情“防护网”
成都市通过优化现有网格设置与网格党组织体系,构建起“社区网格—一般网格—微网格”的精细化网格组织架构,逐步探索出“微网实格”基层治理机制。
河南郑州:融冰除雪护航春运动车安全
河南迎来大范围降雪天气,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动车段以雪为令,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做好动车组检修和融冰除雪工作,为春运保驾护航。
江苏连云港:面塑“萌兔”迎新春
随着兔年春节临近,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面塑非遗传承人孙连东的工作室推出了一批“新作”。他利用两周时间,精心创作出灵动有趣的面塑萌兔系列作品,喜迎新年的到来。
多个百亿级产值项目将投产
今年将建成安宁庄北路,实现顺黄路、长双路等开工,完成20项市级疏堵工程,推进回龙观自行车专用路东拓、南展工程。
护航春运,在站台上画“圈”的铁路人
无论是在连结员,还是现在的外勤助理值班员岗位,日复一日的安全工作都开始于每一次严谨的交接班。“在交接簿上签下一次自己的名字,就是要开始履职尽责的一次承诺。”
跟“小围裙计划”学习枸杞大骨汤的营养奥秘!
1月9日至2月5日活动期间,参与者可通过抖音平台加入抖音话题#小围裙年夜饭大赏,晒出年夜饭制作图文或视频,同时带上新春祝福,即可参赛。
奔向团圆的“夜间高铁”:载着温暖与期盼
春运期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客运段临时加开上海虹桥至亳州南等方向夜间高铁列车,进一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近日,记者踏上凌晨出发的临客高铁列车,用镜头记录团圆路上的温暖瞬间。
第36届西安城墙新春灯会正式“点灯” 民众赏灯迎新春
第36届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亮灯仪式活动14日在西安城墙永宁门启幕。作为今年春节期间年节主题系列活动的重要版块,西安城墙景区将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西安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
“彝乡情”上线 穿行大凉山的“慢火车”升级啦
融入彝族文化元素,打造了学习车厢、健康驿站车厢、成昆风采车厢、交旅时光车厢、流动集市车厢、慢车牧歌车厢,推出了“彝乡情”服务品牌。
2023年春运,收官!
2月15日,乘坐K362次列车的旅客抵达西安站。 当日,2023年春运迎来最后一天。数据显示,今年春运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超过15亿人次。
浙江仙居:“冬闲田”变成“增收田” 梯田内农作物色彩斑
2023年2月14日,浙江台州,在仙居县白塔镇前塘村,梯田上一垄垄地膜种植与一片片绿色农作物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田园画卷。
从万桥飞架看多彩贵州
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2017年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运,2019年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组组通硬化路……短短数年,贵州由“不平”变“平”,实现了从“千沟万壑”到“高速平原”的转变。
2023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启动
2023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在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开幕。据介绍,本次文化季通过非遗展演、游园体验等特色活动丰富市民春节期间文化生活。
看雪雕逛鱼市 东极抚远年味儿渐浓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距离春节过大年又近了。在我国陆地领土最东端的黑龙江省抚远市,年味儿也逐渐浓了起来。
看好中国市场 共享发展机遇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将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后疫情时代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做好准备 迎接开学
上海的中小学校陆续组织学生返校,在学习、防疫、后勤等方面做好准备,迎接开学。2月15日,上海约165万名中小学生和53万名幼儿将迎来新学期。
乌鲁木齐:博物馆里过小年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举办“穿越历史 触摸文化 我在博物馆过大年”系列活动。市民通过参观历史文化陈列,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民俗。
大漠深处升腾家国大爱
“边境线上这段路我走了50多年,以后你们还要继续走下去。”在她的感召下,儿子哈达布与妻子接过了守边“接力棒”。戍边军民身上那份对祖国的大爱在大漠深处升腾,汇聚成强边固疆的磅礴力量。
湖北恩施:“贡水游龙”迎新春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贡水河上,一场“贡水游龙”迎新春活动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参与体验。“贡水游龙”由数十条竹筏作“龙身”,辅以灯光、音乐,人们可以在贡水河上“乘龙”观赏璀璨夜景,欢乐迎新春。
浙江台州:清水体 护生态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河湖保洁员正在对湖泊进行保洁,及时清理掉落的梅花花瓣。近年来,路桥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党建的引领下,通过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等举措,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守护绿水青山,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河南汉魏洛阳城发现240座北魏时期皇家仓窖
考古人员近日在河南汉魏洛阳城宫城遗址内发现大量北魏时期仓窖遗迹,目前已勘查出240座,为北魏皇家府库。这是汉魏洛阳城内首次发现仓储类建筑遗迹,也是目前国内所确知等级最高的古代仓储类建筑。
“天问一号”助力科学家研究“火星日凌”获重要成果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经历了首次“火星日凌”,与地球的通信受到太阳电磁辐射的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一个月“不在服务区”。
福州:水上“寻福” 乐享内河风光
“福佑闽水 新春寻福”水岸联动民俗主题演艺活动在福州市白马河-东西河水域举行。在西水关码头,一艘新型内河龙舟和四艘内河游船在锣鼓弦乐声中启航,一场集合了传统舞狮、“茶亭十番音乐”等传统民俗表演的“寻福”活动,在福州内河两岸展开。
“家乡的记忆——走进福建”系列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风物是一本书,描绘着家乡秀丽的山水。乡音是一首诗,讲述着家乡温暖的故事。味蕾是一座桥,传递着家乡幸福的味道。
积极应变、主动求变 安徽建材企业吹响创新发展“冲锋号”
元宵节过后,位于长江之滨的芜湖海螺水泥公司码头一片繁忙,7条货船等待装船发运,厂内500万吨绿色建材项目进入投产冲刺阶段;在铜陵海螺水泥公司矿山上,26台大型矿车来回穿梭运送矿石,无人驾驶矿车正在紧张调试……
流动中的广东活力——写在2023春运结束之际
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火车站动态调整出站流线,补强车站指引标识标牌,引导旅客快速出站;各车站加强与属地公共交通部门沟通和联动,延长夜间公交、地铁、出租车运行时间,保障旅客出行顺畅。
河北尚义四台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
河北尚义四台遗址、云南晋宁古城村遗址、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遗址、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尚义四台遗址第一、二组遗存初步判断为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考古的重要突破。
2022年我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2022年新开工水利项目2.5万个,较2021年多4135个;新增投资规模1.23万亿元,较2021年多6974亿元;累计实施水利项目达4.1万个,是2021年的1.3倍。
这个考古遗址是“吃”出来的?
瘦的、胖的,圆的、尖的,这个考古遗址里几乎全是螺蛳壳,面积约4.2万平方米,螺蛳壳堆积最厚的地方足足有6米多,且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有趣有料,看不一样的国情教育
三年来,学校探索开展了国情讲座、国情考察、文化素养修习、浸润式体验等形式多样的专题式教学实践,帮助港澳台学生凝聚爱国共识、提升民族认同。
贵州黄平:古镇糍粑飘香迎新春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旧州古镇,当地村民蒸香糯、打糍粑,喜气洋洋地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新疆乡村艺人的“冬忙”季
随着葡萄藤埋入地下,忙碌了一年的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的农民进入了冬闲季节。不过,鲁克沁镇木卡姆村的苏来曼·阿不都却依然忙碌,来自乡亲们的邀约,让他和其他木卡姆乡村艺人忙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