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直播

新时代

时间:

正能量直播

我国最北端高寒地区首趟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成功开行

1月19日9时30分,我国最北端高寒地区首趟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从哈尔滨站平稳驶出,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高寒高铁成功载客开行。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目前世界上运营时速最高的复兴号动车组再次刷新极寒运行纪录,“中国速度”向北再延伸。

遵守燃放规定 勿在可燃物附近点燃烟花

燃放烟花爆竹是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之一。不过,燃放不当很容易引发火灾。连日来,多地发生了多起此类火情,所幸消防员处置及时,没有造成损失。

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如何走正

成都举行的2022亚洲教育论坛年会青少年心理健康分论坛上,心理咨询师徐凯文讲到的这个案例,引发了诸多与会者的共鸣。他说,想起这种案例,自己就非常心疼,能感受到孩子们的“痛苦”。

李楠楠:用青春守护夕阳红

“干练、秀气、容易亲近”,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给许多人的印象。刚过而立之年的她,投身养老护理行业却已十年有余,是老人口中的“好孙女”,同事眼里的“主心骨”。

高产高效咋做到?贵州示范田里找答案

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平坦的坝区弥足珍贵。  在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依山傍水的大坝总面积达3000余亩,素有“一亩稻花十里香,一家煮饭百家香”的美誉。

“让文物活起来”——写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陕西

“全国首个‘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体验中心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试点建设,我们依托陕西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运用5G+AR/VR、云计算等技术,建设了集公众教育、数字展示、线上体验、知识传播为一体的革命文化数字教育平台。”

云南昆明:滇池湿地美如画

初冬时节,走进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冬日暖阳洒在金红色的水杉树上,候鸟翩翩起舞,水鸟划过水面泛起涟漪,好似一幅色彩斑斓、浓墨重彩的油画。

“陆地舰队”蓄势待发迎春运

2023年春运将至,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动车段的存车线,一列列完成检修的动车组集结完毕,犹如“陆地航母”一般,蓄势待发,迎接春运。据了解,该段目前配属有8种车型共155组载客动车组,春运高峰将全数上线载客运营。

湖南首条智慧高速平益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运营

平益高速大量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车路协同等前沿技术,通过智慧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主动交通管控系统、智慧服务区等智慧应用,能够实现缓解交通拥堵、对重点车辆跟踪监测、事故风险精准预测等功能,进一步保障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南京:城墙门上春联红

“金陵闻鼓起,又迎赶考时,接力倾城随北斗;玉兔伴春归,同步复兴路,涌泉聚宝壮中华。”1月8日,一副长15米、宽2米的大红春联在南京中华门两侧高高挂起。

侨联“轻骑兵”送文艺“大餐”进侨乡

田野间,饱含地方特色的非遗表演《青田鱼灯舞》热闹地舞起来;马路旁,一曲艺术家和侨胞齐声歌唱的《我和我的祖国》,点燃侨胞的炽热情感;精心策划的迎亚运歌曲《为爱发声》唱出浙江侨界对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憧憬……3天时间里,这支侨联文艺“轻骑兵”马不停蹄,将侨味儿文艺“大餐”送到侨胞家门口。

高原飞春雪 山川入画来

越过拉鲁湿地眺望布达拉宫(2月24日摄,手机照片)。2月24日,西藏拉萨迎来降雪天气,城区南北的群山被白雪覆盖,分外迷人。

保护红树林 让海洋更健康

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红树林 让海洋更健康(美丽中国·走近海洋保护区①)

新春开学第一课 交通安全进校园

2月6日上午,合肥交警经开大队二中队民警为合肥实验学校的同学们送上了“新春开学第一课”,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

全国首个5G+数字养老健康融合平台落地

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让人民城市变得更有温度。上海移动积极构建“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共绘人民城市数字生活美好图景。

湖北赤壁新发现大湖咀遗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湖北商周考古获重要收获,考古工作者在咸宁赤壁新发现的大湖咀遗址,专家初步判断该遗址是目前在长江以南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周城址。

让文化典籍“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首次同台展示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澜阁四阁《四库全书》的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这是《四库全书》抄写完成后的历史首次相聚。

览吴地风物 品江南韵味(华夏博物之旅)

“吴地”“江南”是吴文化博物馆的特色,其馆藏文物承继自“吴县文管会”的收藏。吴县自秦朝设县,近年撤县建市、撤市建区,苏州范围内许多重要的考古成果集中于此,类型丰富、特色鲜明,时间横跨旧石器时代至明清、近代。

一路“芳华” 护归途

在重庆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有一个特殊的警组,她们沉稳干练,用柔软的肩膀挑起列车平安的大梁;她们真挚细腻,用灿烂的笑容答疑解惑、热心服务。

农村供暖难题如何破局?

春节期间,当游客走进北京市门头沟区桃花溪农家乐餐厅时,温暖迎面袭来,一排排壁挂电暖气驱散了寒意。农家乐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取暖要烧煤,又脏又呛,还要操心看着炉子。现在用上电暖气,干净卫生又省事。”

冬日云南昆明“群鸥飞舞”

在昆明滇池边的海埂大坝上,有市民拍到群鸥飞舞的壮观场面。连日来,在昆明滇池边及市内公园、河流沿岸,均能看到红嘴鸥与人和谐相处的场面,成为冬日昆明一道亮丽的风景。

苗岭深处,有颗“金钉子”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革东镇八郎村,那条看似简陋的金色分隔线,却代表着多重身份——全球第六十九颗、我国第十一颗、贵州省第一颗“金钉子”。

我国智慧教育基础设施设备环境基本建成

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超过86%的教师数字素养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  混合式教学日益普及,中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6.45万门,学习人次达10.88亿人次;

云南怒江:美丽乡村入画来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紧盯示范乡镇、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等建设工作,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打造宜居宜业村庄,在青山绿水间建好乡村,留住乡愁。

中国医疗援助造福非洲民众

过去60多年里,中乌关系乃至中非关系愈发紧密,中国对乌干达乃至整个非洲的贡献有目共睹,其中就包括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位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中乌友好医院,就是两国医疗合作的“代言人”。

辞岁迎新 相约兔年

随着兔年钟声敲响,学子们迎来又一个新春。在国外留学,他们如何度过春节?新的一年里,他们有什么心愿?

到国博,感受中医药文化“智慧之光”

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1月19日,“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

“钢铁摇篮”绿色蝶变 工业遗产“活”起来

二月二,龙抬头,位于湖北武汉青山区的武钢有限公司一片生机勃勃。66年前的7月1日,武钢一号高炉破土奠基。如今,这座为新中国炼出第一炉铁水的“钢铁摇篮”完成从钢厂到旅游景区的“绿色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