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直播
送水很苦,写作很甜:送水女工写下5万字自传小说
送完桶装水回到店内,在换下工作服后,打开手机继续写自传,并自己拍成短视频,发布到她的社交账号上。
LNG新船订单激增 国内造船产业链火热
伴随着LNG运输市场高景气度,LNG船市场也逐步升温,大型LNG运输船建造订单景气度已经超过集装箱船。
“建筑工程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工程机械行业正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为工程机械行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注入创新活力。
兴业证券防非线上宣传活动校园行——走进福建商学院
非法证券机构利用高校大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相关金融知识等特点进行违法违规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防非宣传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海上高速路”建设忙
2月1日,工人在杭甬高速复线一期工程现场工作。 连日来,在杭甬高速复线一期工程现场,工人们顶着海风加紧施工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杭甬高速复线一期工程全长约55.833公里。
内蒙古锡林郭勒:雪原疏影
寒冬时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的草原银装素裹,树木点缀其间,动物悠闲觅食,一派美丽的冬日景象。
新疆乡村艺人的“冬忙”季
随着葡萄藤埋入地下,忙碌了一年的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的农民进入了冬闲季节。不过,鲁克沁镇木卡姆村的苏来曼·阿不都却依然忙碌,来自乡亲们的邀约,让他和其他木卡姆乡村艺人忙并快乐着。
浓浓年味儿洋溢在回家路上
“今年春运,我们为旅客提供了一系列特色服务,比如为老弱病残孕重点旅客发放五色中国结,工作人员经过时重点照顾;为新生儿妈妈提供哺乳巾和婴儿气垫床;为刚做完手术的旅客提供暖心地垫等。”
春节返乡人员应该提前做哪些准备工作?返乡后怎样做好个人
春运期间,为了大家能更安全、健康地过春节,远途出行以及返乡的人员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返乡后,免不了要走亲访友、聚餐聚会,此时应该如何做好防护措施?
广西融水:“百鸟衣”坡会热闹非凡
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举行百鸟衣芦笙坡会,苗、瑶、壮等民族群众欢聚一堂,打同年、吹芦笙、跳苗舞,热闹非凡。
中国援非“万村通”助力非洲乡村发展
“万村通”项目是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的中非人文领域合作举措之一,旨在为非洲1万个村庄接入卫星数字电视信号。
杭州亚运会将补充招募约3万名赛会志愿者
重点招募具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经历或具备小语种(日语、韩语、阿拉伯语、俄语、泰语、印尼语、波斯语、蒙古语、越南语、柬埔寨语等)、竞赛等相关专业特长的人员。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打响,各项政策举措落地实施,污染治理强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新型环保采暖方式在中国北方农村越来越受欢迎
随着村民环保意识的加强和煤炭价格的起伏,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采用一种名为空气能热泵的设备采暖。
跨国企业在中国—— 他们为何扎根中国?这组数字给出答案
“新时代新机遇——跨国企业在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记者在上海实地探访跨国企业在华发展。一组组亮眼数字,折射出新时代中国经济强大的吸引力和跨国企业看好中国、投资中国的坚定信心。
湖南常德:候鸟翔集西洞庭
大批越冬候鸟飞抵位于湖南常德境内的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作为国际重要湿地,每年秋冬季节,这里都会成为候鸟迁徙的通道和停歇地。
牡丹鹦鹉“飞”进南京梅花山“赏”梅
江苏南京,牡丹鹦鹉在梅花山梅花树上“赏”梅。牡丹鹦鹉由南京一市民饲养,每年在梅花盛开的时候,他都会带着鹦鹉来到这里“赏”梅,同时也成为一景。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经济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经济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更年期,能和脾气暴躁画等号吗?
更年期不一定会暴躁易怒,也有可能会表现出抑郁状态,还有一些女性在更年期阶段情绪会变得更加平和,不容易发脾气。
这十年,那些难忘的奋斗故事|行走的国徽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背着、抱着、扛着国徽,在泥泞中穿行,在草原上驰骋,在林海里踏雪,不管他们身处何处,国徽总是那抹最亮的颜色.
中医药“走出去”步入快车道 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
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中医药“走出去”步入快车道,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
工程通水9年来之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启动大规模年度
随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输水源头——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泵站开机运行,抽取的长江水开始向北方输送,标志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启动2022—2023年度调水。这也是东线一期工程自正式通水以来第十个跨年度全线调水。
乘冬奥之风,在天山脚下播撒冰雪运动的种子
许秀娟在新疆白云国际滑雪场担任主教练,并开办了白云滑雪学校,在雪场定期举办免费公开课。她还把滑雪运动带进当地校园,义务教孩子们滑雪。
供销社从未离开,助农兴农成绩斐然
从油、盐、火柴、花布、手电筒等日常生活品,到今天的土地托管、统防统治、收储加工、配方施肥、电子商务、农村合作金融等,供销社不断在向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方向迈进。
2023年重庆首趟务工定制专列开出
1月30日,由重庆西开往广州南的D4881次务工专列顺利开出,来自川渝两地的约890名务工人员踏上返岗之路,这是2023年从重庆开行的首趟务工定制专列。
湖北农村公路总里程超26万公里 处处风景 欣欣向荣
获评2021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的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株林镇绿唐线公路沿线景致怡人,黑色的两车道沥青路面、黄白色的标线、驶过的各色车辆、整洁实用的候车亭,与金黄的银杏叶、骑行打卡的游客、售卖土特产的村民,构成了一幅路畅民乐、路美客来的美丽乡村幸福图景。
中国大美漆艺!来看2000多年前的海昏侯墓龙纹漆盘
,刘贺墓出土漆木器3000余件,其中保存较为完好、能辨识出器形的有1100余件,是目前已知汉墓中出土漆器品种、数量最多的一处。
4日10时42分立春,“打春”啦!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北京时间2月4日10时42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此时节,大地逐渐苏醒,万物开始复苏,“间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
留住匠魂 不让历史留下空白
摄影师陈伟凯用一台相机定格工匠之美,在他的镜头里不仅有对老手艺的情怀,也有对家乡的记忆和故土的情感。老陈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乡影、记住乡愁。
贵州务川县“乡村振兴服务站”激活农村消费大市场
新春走基层丨“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2022年,茅天镇建起了“乡村振兴服务站”,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帮助代英做产销对接。
团圆新春路|2023春运,勃勃生机中铺展温暖祥和画卷
1月7日,2023年春运拉开大幕。这也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我们迎来的第一个春运。 行走路上,时光在变,不变的是人们对团圆的期盼。春运首日,新华社记者带你直击一线,一起开启2023年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