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直播

新时代

时间:

正能量直播

红色引擎澎湃 未来之城拔节

河北雄安新区推动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红色引擎澎湃 未来之城拔节(深度关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陈贵静:深耕田间地头,服务两岸乡亲

“山好水好人勤快,我们养的‘跑步鸡’肥得很哩!”村支书陈贵静热情招呼一行人上山,参观村里与台资企业台丽集团合作的数字养殖场。

江西:从交通大动脉指标感受一线经济“脉动”

物流港站车来车往,交通干线川流不息。记者近日在南昌向塘国际陆港、长江沿线的重要港口九江港、东西交通大动脉沪昆高速公路江西段等地走访看到,这些交通大动脉加速“流动”,一个个亮眼的“流动”指标折射出一线经济的强劲“脉动”。

强观察|乡村绿化美化又有新方案

“乡村建设是推进共同富裕的一大抓手。对此,应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挖掘和弘扬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让乡村生活更令人向往。”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健身行业步入新时代

 扩大健身房流量、提升健身房收入,提高健身房经营效率,健身产业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给行业带来新的生命力,未来线上健身领域将开拓更多新业态新模式,让更多群众参与体育锻炼,以全民健身助力全民健康。

春日里的咖啡小店:暖意融融 信心满满

2022年9月,来自安徽省阜阳市的“90后”杨倩与朋友合伙,在合肥市庐阳区五河路边开了一家名叫“8分钟”的咖啡店。  近半年的创业路上,杨倩与不少客人成为朋友,住在咖啡店附近的客人有时还会把自家烧的菜分享给杨倩,这让她感觉很温暖。

霞光谱出致富曲

金秋时节,福建省海洋养殖大县霞浦县海域上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每天的早晨和傍晚是渔民出海劳作、归港返家的繁忙时段,渔船在广阔的海洋牧场里穿行游弋,收获紫菜、生蚝等水产品,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大海渔耕图。

福建:感受湿地之美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近年来,福建省加大湿地保护修复投入,用于湿地类型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开展退养还湿生态保护补偿、湿地生态修复等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湿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生态功能显著提升。

引江济淮工程菜巢线通水

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要任务,兼顾农业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排涝等功能,是跨流域、跨省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工程。

中国磁浮工程最大吨位转体连续梁即将转体

清远磁浮旅游专线长隆特大桥位于莲湖站至长隆主题公园站区间,全长2451.33米,其中跨京广铁路双线转体连续梁长120米,上跨我国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铁路,距离京广铁路最小距离仅1.36米,最大转体重量5000吨。

向着新目标 奋楫再出发(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每个点位情况不同,需要落实的措施也不一样。”一天下来,牛望共巡查了8个施工点位。“以前,大家外出务工,收入不稳定,对种菜也没什么概念;现在,我们不仅有技术,能在家门口就业,还有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齐白石像

《美术里的中国》 齐白石像

贵州:苗族“舞龙嘘花”闹元宵

 在元宵节到来之际,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举办2023年苗族“舞龙嘘花”非遗活动,来自该县各苗寨的舞龙队齐聚台江县城,百龙竞技,欢度元宵。

河南黄山遗址发现6000多年前粮仓群

河南南阳黄山遗址考古发现仰韶中晚期粮仓群,目前共清理出16座粮仓基址。大量粮仓基址的发现展现了6000多年前原始贸易的辉煌,为探讨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材料。

“评理说事点”听民声解民忧

将“枫桥经验”与地域文化、法治文化等紧密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百姓评理说事点”地方品牌,如“作退一步想”“一杯茶”“老贾工作室”等特色议事平台成为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

长春:路桥建设进行时

这是由中铁七局承建的长春市东南湖大路工程一标段二工区施工现场(2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日,随着气温逐步回暖,吉林省长春市多个重点城建项目陆续开工、复工。

江南水乡体验传统鱼文化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举办冬捕活动,现场举行的拉网捕鱼、品尝鱼宴、“鱼王”竞拍等民俗活动,向游人展示了江南水乡的传统鱼文化。

探访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

为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宁波舟山港加大与航运企业合作,持续优化航线结构,集装箱航线实现新突破。目前,宁波舟山港航线总数达300条,其中“一带一路”航线达120条。

湖南文旅融合发展观察

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开幕,大会聚焦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贵州独山:高铁建设冲刺忙

贵南高铁建成后,将与成贵、贵广高铁等共同构成川渝黔及西北地区至华南沿海地区间旅客交流的快速铁路通道,形成川渝黔及西北地区与南宁、北部湾、粤西、海南及东盟国家等地区旅客交流的便捷主通道。

共祝祖国昌盛 共期美好未来

在农历兔年春节到来之际,我驻外人员、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与当地民众分享中国春节的喜悦祥和,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共期美好未来。

忍不住亲亲宝贝?警惕儿童“亲吻病”

EB病毒感染俗称“亲吻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它是一种嗜人类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在正常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90%以上的成人都携带EB病毒。

极寒之下的“忙碌劲”

受寒潮影响,禾木村经历暴雪、超低温天气,本就一片银装素裹的小山村更添一份独特魅力,前来禾木赏雪滑雪的游客热情不减。受益于冬季旅游村民变得更为忙碌,当地电力、通信、公路交通等部门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保障游客和村民生产生活有序进行。

绿了盐碱地 建成新粮仓

“头发白了,盐碱地绿了,值!”曾是村民眼中帅小伙的刘小京,指着些许斑白的鬓发说,“这句话讲给自己,更致敬一代代为盐碱地改良付出心血的科研工作者。”

新疆呼图壁:雪映丹霞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天山百里丹霞景区迎来降雪,赤红色的丹霞与皑皑白雪相映成景,美不胜收。

数字青年开启“数字反哺”

新兴技术飞速发展,一道“数字鸿沟”横亘在一些中老年人和数字生活之间,令他们无所适从。不过,随着“互联网原住民”长大成人,他们渐渐成为长辈的“小老师”,“数字反哺”也成为他们与长辈交流中的关键词之一。

普法进乡村

河南省内黄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到辖区梁庄镇冯庄村开展“普法进乡村”活动。干警们在该村村民活动广场上设置咨询台,为群众发放普法宣传册、宣传页,并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引导和帮助群众树立依法办事观念,在春节来临之际为群众送上“法治大餐”。

2023,中非合作将迸发新活力(环球热点)

2023年,是中国真实亲诚对非洲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提出10周年。10年间,中非合作不断深化拓展、提质升级,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入新时代。

科研人员在湖北发现一种植物新物种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园艺保育中心的科研人员和合作者共同发表了这种被命名为巴山黄耆的豆科植物新物种。研究团队通过可靠的形态比较,最终确认巴山黄耆为豆科黄耆属伞序组新种。

其美多吉:扎根雪域高原 坚守雪线邮路

从四川成都通往西藏拉萨的川藏邮路,是全国平均海拔最高的一级干线汽车邮路,其中四川段的康定至德格邮路因地貌复杂、气候多变,是一条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雪线的云中之路。

晋作木雕:木里有千秋

晋作木雕历史悠久,其技艺重视造型和形象上的细致刻画,刀法简洁大方、刚劲有力,是我国木雕技艺的重要流派之一,也是晋商文化审美意趣的重要载体。

新春旅游不畏寒 冰雪火热“春满园”

1月25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游玩(无人机照片)。  春节假日期间,中国最北省份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迎来旺季,省内各大景区人流如织,冰雪旅游经济显示出勃勃生机。

新春走基层丨边关哨所的“一抹新绿”

连队和哨所官兵开始反复试验摸索,培育新品种,自学嫁接技术,终于成功种植出十余种蔬菜,丰富了“菜篮子”,实现了官兵吃菜的自给自足。 除了蔬菜大棚,清河口边防连官兵还因地制宜,养殖鸡、鸭、猪等家禽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