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直播
残疾女子单脚写书法并教孩子们练字
先天双手残疾的女子常欢,6岁开始用脚练习书法,现在不仅可以熟练地写多种字体,而且创办书法工作室教孩子们学习书法。
中国科学纪录片,如何走向未来
中国快速发展的科技,无论在内容还是技术手段上,都为科学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让科学在纪录片中生动地流淌,融入到我们的思维方式与民族性格中。”《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我家有老兵丨父亲,挺身坐上未引爆的炸弹
为了捍卫新中国安全,为了保护身后的亲人,上了战场,就没打算回来。”告诫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下的和平,做好本职工作,将祖国建设好,让任何人都不敢欺负中国。
2022年12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462
广大网民可通过12377举报电话、“网络举报”客户端等渠道积极参与网络综合治理,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探索区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会议中心举行。
来华留学生体验厦门大学“中国日”文化节
“中国日”文化节活动内容分为文化活动体验和文化荟萃联欢两个专场,在文化活动体验区,精心设置了书画、汉服、茶艺、布袋木偶戏等体验活动。
中国外贸规模首破40万亿元关口
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7%,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新国标来了,不会买羽绒服了?
今年4月1日起,羽绒服新国标正式实施。新国标实施的第一个寒冬,看着按照新国标标注的吊牌和标签,突然发现一下子不会买羽绒服了!
雄安新区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40个 完成投资超4900亿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是首家落户雄安新区的央企。目前,位于启动区的总部大楼已进入二次结构施工阶段,计划2023年底竣工。同样位于启动区的中国中化总部大厦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中,大厦建成后,将满足上千名员工办公需求。中国华能总部项目将利用能源企业特点,实现建筑光伏一体化,打造绿色低碳示范性、标杆性项目。
广西:科技服务“沉”下去 乡村产业“旺”起来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沙塘镇富旺村迎来今冬首次寒潮。“天气转冷,要抓紧完成清园、修剪等工作,以免影响来年挂果。”兴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特派员梁远彬一大早便来到果园,给种植户讲解冬季果树管护技术。
体验“太空之家” 记者探访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展示舱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体验“太空之家” 记者探访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展示舱
苗寨喜迎苗年 民众着盛装吹芒筒庆丰收
贵州黔东南,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迎来一年一度的苗年,苗族群众身着盛装,吹芒筒、跳芦笙舞,欢庆苗年,庆祝当年丰收,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023年春节年夜饭:外卖及预制菜热销,餐厅堂食预订紧
“每年都在为年夜饭的事情操心,今年看到有上门代厨就想尝试一下,‘解放’大脑也‘解放’双手。
“AI换脸”软件涉侵犯肖像权 APP开发者被判赔偿
“AI换脸”软件正走红网络,只需提供一张照片,经深度合成算法处理,就能秒变视频主人公,但“换脸”也伴随着法律风险和侵权纠纷。
“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图书“足迹”系列等12部作品“特别奖”;授予《守岛人》等12部电影作品、《山海情》等18部电视作品、《燕翼堂》等17部戏剧作品、《中国北斗》等8部广播剧、《领航》等11首歌曲和《远去的白马》等19部图书,共85部作品“优秀作品奖”
山东临沂:留学生体验民俗
农历二月初二到来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邀请临沂大学外国留学生走进乡村,体验吃炒豆、烙煎饼、唱非遗戏曲等当地民俗,让外国留学生们感受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
发生触电怎么办?这些急救小知识一定要知道
首先,快速切断电源。可就近拉下电源开关,拔出插销或保险,切断电源;或者可用带有绝缘柄的利器切断电源线;找不到开关或插头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体将电线拨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快速果断地切断电源。
中药里也有“十二生肖”?听专家为你细数
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和猪,还有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的,古人以这十二种动物的习性来分配各个地支。
江苏启东:沪渝蓉高铁崇启公铁大桥首根水下钢管桩开始插打
沪渝蓉高铁崇启长江公铁大桥首根水下钢管桩插打在江苏省启东市启隆镇开工,这标志着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崇启长江公铁大桥长江南岸的栈桥、码头进入正式施工阶段。
澄泥砚家的姑娘:用青春传承非遗
为给传统非遗注入新的活力,张慧已做了100多场公益培训,并培训100多名聋哑大学生利用黄河泥制作黄河文化文创,引得很多华侨购买这些“来自母亲河的礼物”做纪念。
青年人才成为创客主力军
“作为一名年轻的传承人,用创新继承传统技艺,让香包这一传统手艺走入更多群体,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并体验到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是我奋斗的目标。”
一所乡村学校的文化情怀
龙山脚下,孙水河畔。涟源三一学校坐落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茅塘镇,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学校。近年来,涟源三一学校立足乡村,以劳动教育、乡土文化提升为抓手,致力于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乡土情怀浓郁、核心素养突出的新时代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