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
《2023中国诗词大会》如约而至 用温暖诗意呈现美好期
《2023中国诗词大会》全新提炼十大主题热词:“欢喜、寻味、燃、寒暑、先生、本来、心动、天下、十年、远方”,绽放穿越寒冬的温暖诗意,讲述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与展望。
鲁曼 把奋斗书写在乡村沃土上
大学毕业后,“85后”的鲁曼放弃在国企的白领工作,和丈夫一起怀揣创业梦想,回到盐城市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养起了火鸡。夫妻俩以“互联网+新品种火鸡”模式,从事火鸡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关联行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深秋王莲悄然开放花朵粉嫩
王莲是玄武湖景区今年新引进的景观植物,王莲属于热带水生观赏类植物,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左右,温度低于20℃,王莲将会停止生长。
“煤河”流淌光与热——走大秦线看能源保供
“测酒正常,准许出乘。”18日凌晨2时许,山西大同,室外气温达到零下20摄氏度,在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湖东电力机务段派班室内,2.1万吨重载列车主控司机王亚军正在核对调度命令、进行酒精测试,做出勤前的准备工作。今年以来,这已经是他第16趟值乘大秦线的列车。
网络文学提质升级需多点发力
《大国重工》《复兴之路》《大山里的青春》等。网络文学“提质”,要求网络作家胸怀“国之大者”,在全球视野、历史坐标下观察社会、洞察现实。
“民事直说”为民办实事
“民事直说委员会”,通过线下、线上两种渠道,收集村里、邻里、家里三类民意诉求,采取现场直办、干部领办、村镇联办、跟踪督办四种解决方法,形成了公开透明、简便易行的工作方法和体系,不仅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民忧民愁
云岭“慢火车” 开往山乡开往家
春节临近,昆明至元谋西7466/5次“慢火车”热闹了起来,在外的游子搭乘它返回家乡过年,大山里的乡亲们坐上它去县城采购年货,还有会做生意的,挑上自家种的蔬菜瓜果挤上车,没等车到站,买卖就做成了好几笔。
中国古树名木已是兴旺的“大家庭”
从“文物”“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的视角,将“古树名木”视为独特的文化资源,发掘其具有的重要科学、生态、历史、文化、景观与经济价值。
内蒙古:“网聚”民心,走深走实网上群众路线
2022年内蒙古运用互联网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积极解决民生需求,“网聚”民心,走深走实网上群众路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提升。
那封三千年前写下的信,你收到了吗?
在你的一朝一夕中,你唇齿间吐出的音,笔下生花的字,以及敲击键盘后屏幕上“蹦蹦跳跳”出来的一行行一段段文字,都与我有关。从你出生的那一天,我就在你的生命里。
寒夜里,他们在地下30米隧道守护回家路
冬日凌晨,地下30米的隧道里,工作人员趴在冰凉的轨枕上,认真检查每一米线路和每一个螺丝。“这几天降温,线路易出现伸缩变化,大家检查时一定要仔细。”陈阳阳手持轨道检查尺一边仔细测量钢轨水平数据,一边交代着检查重点。“虽然夜间工作很辛苦,但看到列车满载着旅客安全、正点到达目的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江西:不负好春光 春耕备耕忙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正当时。当前,江西各地积极投入农业春耕备耕中,翻整田地,播种施肥……为新一年农业生产丰收打好基础,田间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