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

新时代

时间:

陕西西安:铁路“小哥”夜检动车组保春运返程

2023年1月26日,大年初五,陕西西安的夜间气温降至-5℃。晚上21点30分,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客车车辆段专门负责动力集中型动车组检修工作的90后、00后“小哥”们穿好棉衣、带齐装备,准时来到客车整备所L21道开始当晚第二列动车组的检修作业。

新春走基层|云岭大地春节返岗生产忙

新春伊始,来到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海口工业园区的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下称三环中化)生产制造中心内机器轰鸣,一袋袋磷复肥从传送带上打包下线,很快被运送到全国各地。推动安全环保、装置产能、挖潜增效、技术革新、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助推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

新春走基层|海口:芳园村里年味浓

企业带动村民深度参与乡村建设,提供民宿服务员、保安、保洁等就业岗位,“我们企业基层员工的90%都是村民。”陈海蓝告诉记者,“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工作,不仅有稳定薪水,还有了社保。”

共同感受春节的味道(今日谈)

不同的味道,相似的情感。新春佳节,不只是物质的丰盛,也意味着文化的丰裕、精神的丰满。一桌年夜饭,是和家人团圆共度、和亲情美满相拥;一句“过年好”,是对彼此的问候、对未来的祝福。

新春走基层丨安徽合肥:浓浓书香伴新春

图书城内,读者们分布在各个角落,有坐在凳子上的,也有坐在地上或者靠在墙边的,有学生,也有老师,有老人,也有孩童,大家用各自舒适的方式,沉浸在图书的海洋中,尽享书香假日。

新春走基层 | 安徽蚌埠:农旅融合铺就致富路

梅桥镇把农业采摘、农式体验和农旅融合相结合,把大棚采摘、农家乐融入到旅游线路里面。农旅融合项目,不仅给梅桥镇居民带来了经济上的收入,也拉动了农村群众就业。不断丰富‘农旅融合’产业链,打造‘梅香小院’共享农场、‘梅香小店’农产品销售中心、‘梅香小厨’小吃伴手礼生产基地等配套基础设施,让游客在这里吃好、玩好、带好。”

新春走基层|返工新征程 红火向未来

来自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简称丽豪半导体)刘生祥,被评为2022年度“十佳标兵”,今年他选择在一线过节,早早地开始了新年的工作。“随着新制度的落地,人员招聘的方向也会随之变化,员工精力跟得上了,公司理念悟透了,整个团队就可以一起快速发展了。”

春运里的中国,充满勃勃生机

客流大幅回升,消费加速回暖,物流高效畅通——春运里的中国,充满勃勃生机(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兴安岭上的“看树人”

早春二月,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公司乌龙岱林场依旧大雪封山,一片林海雪原,最低气温在零下30℃以下。2月中旬,经过机械车辆铲雪清理山路,乌龙岱林场职工温树昌和工友们乘车来到了他们综合抚育作业的驻点——位于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满归镇的乌龙岱林场402工队点,他们要在这里住一个多月才下山。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无锡高新区“率先”

“通过积分和排名,企业可以享受‘荣誉激励、融资增信、政策扶持、重点服务’四大定制化精准服务。”聚焦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高标准、大手笔优化区域规划,加速从“区”到“城”飞跃发展。

数字时代来了,你会学习么

一个老师,一群学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这是很多人童年记忆里的课堂。  然今的课堂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目光远掷,未来的教育环境基础设施,或许可能是“万物互联,虚实结合”。

张存升:匠心雕琢 专注“变”钻石的手艺人

“想真正做好一件事、解决一件事,就必须坚持工匠精神,要坚持、要细心,更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1982年出生的张存升从最初的工艺员、实验员,到技术部长,再到现在掌握技术研发大权的总工程师,带领技术团队先后承担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5项,获国家专利50余项,发明专利11项。

春运“新兵”的坚守

贺凯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十堰东站的一名高铁客运员。作为第一次参加春运的“新兵”,面对今年春运客流高峰,贺凯迅速进入了“一人多岗”的工作模式——引导旅客购票、解答旅客问询、为旅客检票放行、在站台立岗接车等都是他的工作内容。“能看到万千游子回家时脸上的喜悦,我觉得我的坚守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