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

新时代

时间:

贵州从江:千人踩歌堂欢度新春佳节

2023年1月25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山镇顶洞村,侗族同胞在踩歌堂欢度春节。当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山镇顶洞村举行千人踩歌堂、唱侗歌、巡游等侗族传统文化活动,热热闹闹庆新春。

正月初五年俗知多少:“接财神”,吃饺子!

正月初五来临,民间往往要“送穷”,“接财神”。在饮食方面,很多北方人会吃饺子。诸多习俗,寄寓了人们迎祥纳福的美好心愿。  “破五”一到,意味着过年活动的第一阶段也就基本结束了。

好戏连台!千场“村晚”迎新春 齐鲁乡村年味浓

以“启航新征程 幸福中国年”为主题的2023年山东“村晚”活动,各地在新年、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自赏、丰富精彩的“村晚”,生动呈现喜庆年味和乡村振兴丰硕成果。

潘银平:酸汤红艳 “煮沸”生活

青春点亮中国年味儿,匠心酿造中华美食。进入系列报道《青春匠心》。酸甜苦辣咸是中国饮食的传统五味,而在我国贵州的苗族同胞看来,酸就是人间至味,对其钟爱有加。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的苗族厨师潘银平,爱酸的味道,做酸的味道,推广酸的味道,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苗族这份独特的味道。

(新春走基层)特写:翻山越岭的守护

咸宁地处幕阜山区,境内山岭绵延。山高路远,群众亲切地把来自国网咸宁供电公司的3000余名供电检修人员称作“跑山电工”。新春佳节,“跑山电工”们的身影依旧奔走在山水之间。

汴绣非遗传承人王素花:匠心不泯 针指之间绣人生

汴绣也称“宋绣”,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因产生于北宋都城汴京而得名。北宋时期汴京刺绣业兴盛,已达到较高的技艺水平,故《东京梦华录》中有“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之誉。2008年,汴绣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诗情话“兔”丨古诗词中的兔子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从古至今,兔子饱受人们喜爱,被古人写进诗词。你都知道哪些古诗词中的兔子?

民乐之乡 琴声悠扬

“遍地弹筝人,斫筝逾百家。”走进“全国古筝艺术之乡”江苏扬州,制琴、制筝企业、工坊遍地开花,琴筝交流、活动、比赛、培训、教育成为常态。

牙齿矫正期间如何控制牙菌斑?教你洁齿方法

牙菌斑是多种细菌组成的团体,具有很强的组织架构和抵抗外来侵袭的能力。龋齿和牙周病是牙齿矫正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严重时可导致治疗中断,这两者都与牙菌斑的控制密切相关,而对牙菌斑的控制关键在于患者。

重庆:消费市场开局火 新潮古风总相宜

春节期间,重庆市渝中区山城巷中,“山城坝坝”茶馆的院坝内坐满了客人。人们一边围炉煮茶,一边欣赏台上的传统艺术表演,川剧变脸演员刹那间切换脸谱,赢得满堂喝彩。老板舒蓉热情招呼着客人,将茶水、点心端到桌上,忙得不亦乐乎。“今年春节的客流量远超预期,营业额是去年同期的七八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