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
西安:博物馆里度新春
春节期间,位于西安市的陕西考古博物馆迎来大批游客。在这座展示考古工作过程、技术方法、研究思路等内容的考古专题博物馆里,游客不仅能够欣赏到精美的文物,还可以通过互动装置、文物保护科研展示等了解考古,感受考古学的魅力。
“土味”运动会为何成了这里的新风景
举柴火、挑年猪,拔河、乒乓球、攀岩……农历癸卯兔年,“体育过大年”的习俗,在浙江省江山市的不少村镇里又出现了.
正月初五年俗知多少:“接财神”,吃饺子!
正月初五来临,民间往往要“送穷”,“接财神”。在饮食方面,很多北方人会吃饺子。诸多习俗,寄寓了人们迎祥纳福的美好心愿。 “破五”一到,意味着过年活动的第一阶段也就基本结束了。
(新春走基层)特写:翻山越岭的守护
咸宁地处幕阜山区,境内山岭绵延。山高路远,群众亲切地把来自国网咸宁供电公司的3000余名供电检修人员称作“跑山电工”。新春佳节,“跑山电工”们的身影依旧奔走在山水之间。
潘银平:酸汤红艳 “煮沸”生活
青春点亮中国年味儿,匠心酿造中华美食。进入系列报道《青春匠心》。酸甜苦辣咸是中国饮食的传统五味,而在我国贵州的苗族同胞看来,酸就是人间至味,对其钟爱有加。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的苗族厨师潘银平,爱酸的味道,做酸的味道,推广酸的味道,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苗族这份独特的味道。
贵州从江:千人踩歌堂欢度新春佳节
2023年1月25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山镇顶洞村,侗族同胞在踩歌堂欢度春节。当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山镇顶洞村举行千人踩歌堂、唱侗歌、巡游等侗族传统文化活动,热热闹闹庆新春。
好戏连台!千场“村晚”迎新春 齐鲁乡村年味浓
以“启航新征程 幸福中国年”为主题的2023年山东“村晚”活动,各地在新年、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自赏、丰富精彩的“村晚”,生动呈现喜庆年味和乡村振兴丰硕成果。
汴绣非遗传承人王素花:匠心不泯 针指之间绣人生
汴绣也称“宋绣”,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因产生于北宋都城汴京而得名。北宋时期汴京刺绣业兴盛,已达到较高的技艺水平,故《东京梦华录》中有“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之誉。2008年,汴绣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