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正能量
创新引领餐饮新“食”尚
不绝于耳的排队叫号声、实时刷新的订单提示音……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经历春节假期的“开门红”后,餐饮市场持续火热,强劲复苏。
海口三十六曲溪湿地春种忙
海口市琼山区的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及周边的稻田春意盎然。农民在稻田里忙着种植早稻,蜿蜒的河道与连片的早稻田交织成景,勾画出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美丽图画。
“硬科技+全要素”助力中国电影工业化腾飞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作为两部《流浪地球》的诞生地,为影片拍摄制作提供了1万平方米高科技单体摄影棚、亚洲最大水下制作中心,以及动作捕捉、虚拟摄制、三维扫描、DIT、实时渲染集群等高端数字影音设备。
圣彼得堡点亮中国红庆祝兔年新春
1月21日晚,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上的地标性建筑冬宫桥亮起“中国红”,迎接兔年春节的到来。
2023年的第一份“彗星快递”来啦!
继2020年的新智彗星和2021年的伦纳德彗星之后,又有一颗值得期待的彗星闯入公众的视野。
候鸟归湖畔 水清产业兴——重庆开州汉丰湖的“绿色故事”
重庆开州举子园内的文峰塔,便将一湖景色尽收眼底。偌大的汉丰湖上,一群群候鸟开始了“冬日聚会”,或嬉戏觅食,或择枝而栖。
呼和浩特:丰富冰雪产品供给 释放冰雪经济动能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持续丰富大众“冰雪+体育+旅游”业态产品供给,通过冰雪节、冰雪嘉年华等载体,将冰雪与科技、时尚、动漫、游戏相结合,让冰雪产业走上多重业态融合发展之路,释放经济发展动能。
走进武夷山,来看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奥秘
采摘、萎凋、杀青、揉捻、烘干等十余道工序组成了传统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既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乌龙茶神韵。
过年他们忙起来——多地升腾的“小店年味儿”见闻
正值兔年新春佳节,记者在安徽、陕西、云南、上海、广东等地的街头巷尾看到,不少街边小店春节期间仍开门迎客。在各色的民俗小吃里、各样的文创产品里、各地的特色民宿里,年味儿瞬间升腾起来。
以技术创新支撑绿色低碳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的华能突泉30万千瓦风电项目结束设备安装。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年发电量9亿千瓦时,每年减排二氧化碳75万吨,投产后将成为当地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引擎。图为施工人员在项目建设现场吊装风电组件。
重庆旅游稳步复苏 特色交通景点受欢迎
1月13日,在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轨道交通李子坝站附近,游客在观看、拍摄“穿楼而过”的列车。 近期,山城重庆的旅游市场稳步复苏,包括长江索道、皇冠扶梯、李子坝穿楼列车等多个特色“网红”交通景点迎来众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