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正能量

新时代

时间:

电商正能量

“双11”14年 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过去的14年间,这个购物节创造了属于中国的消费“奇迹”,也成为每年观察中国消费趋势的重要新窗口。从追求经济效益到提升产品质量,从强调成交额到重视消费者体验,“双11”一次次的迭代也见证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升级。

广东佛山高新区让“知产”变资产

佛山高新区企业每100亿元营业收入所含有效发明专利数和注册商标数为853.6件,位居全国第三;2021年获得境外注册商标或境外发明专利授权的内资控股企业87家,位居全国第五。

甜蜜“柿”业

村民将柿子去皮、揉捏、晾晒后,加工成手工柿饼,销往各地,增收致富。

新民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艺术家和本地乡贤,联手高校、社会志愿者创办“官舟学堂”,数年来坚持为留守儿童提供乡村美育服务,共创乡村各类型新民俗,村民们被耳目一新的文艺活动感召,更加积极地投身乡村公共事务。

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10月份,影像投影仪、平板电脑、5G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1.8%、25.6%、18.4%;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工业机器人等工业新动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4.7%、14.4%;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新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0.0%、96.2%、59.9%;

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引领经济复苏

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较9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9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义乌制造占据世界杯周边商品70%份额

中国元素成为卡塔尔世界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浙江义乌,大量的世界杯周边商品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据义乌体育用品协会估算,从卡塔尔世界杯32强的旗帜,到大力神杯的摆件和抱枕,"义乌制造"占到整个世界杯周边商品市场份额的近 70%。

江苏句容:金丝皇菊金灿灿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引导农户种金丝皇菊,亩均收益在3万元左右,把金丝皇菊发展成了带动村民致富的特色产业。

广西北海:渔民出海获丰收“晒海味”

在当地海城区地角,渔民每天忙着给海味清洗、浸泡、晾晒等,晾晒的海味以章鱼、墨鱼居多。这些海味经过分拣装箱,一车车的发往全国各地,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

沙县小吃的转型升级之路

热气腾腾的扁肉、酱香四溢的拌面、皮薄汁多的蒸饺……凭着一款款接地气的美食,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人走南闯北,叫响了小吃品牌,也做大了强农富民产业。